
Thursday, June 24, 2010
我種了一棵樹
十八年前我種了一棵樹,從樹苗開始,看著她慢慢成長。弱不禁風的小嫩芽,漸漸變成遮風擋雨的樹蔭。花開花落,也有歡喜也有憂。但見果實豐盈,我慶幸自己那天沒有退縮。我知道,就是一棵樹,也是衪悉心安排的。謝謝!

Friday, June 18, 2010
白馬非馬
戰國時代,有所謂的詭辯家,公孫龍也算是該學說的代表人。他有著作《公孫龍子》,當中立下多個詭辯命題,可惜隨著「獨專儒術」的出現,這著作至今已是散逸不全,「白馬非馬」則是他那碩果僅存的命題。其實「白馬非馬」並非他的個人專利,當時有很多詭辯家都用這命題把其他人駁倒。因此,關於「白馬非馬」的資料,可以在其他文獻中見到。例如,在《韓非子》中的『 外儲說左上』裡,可以找到以下的記載,
「兒說,宋人,善辯者也,持『白馬非馬也』服齊稷下之辯者。乘白馬而過關,則顧白馬之賦。故籍之虛辭則能勝一國,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。」
「稷下」是齊國的首都,也就是當時中國的文化中心,「兒時」可以駁倒那裡的文人,實在不簡單。但他騎白馬過關時,還不是要付馬兒的關稅。所以,你跟我「白馬非馬」,等你有「兒時」的功力時再說吧,現在實在太丟人了。
況且,白馬就是馬,你還有甚麼可說。
「兒說,宋人,善辯者也,持『白馬非馬也』服齊稷下之辯者。乘白馬而過關,則顧白馬之賦。故籍之虛辭則能勝一國,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。」
「稷下」是齊國的首都,也就是當時中國的文化中心,「兒時」可以駁倒那裡的文人,實在不簡單。但他騎白馬過關時,還不是要付馬兒的關稅。所以,你跟我「白馬非馬」,等你有「兒時」的功力時再說吧,現在實在太丟人了。
況且,白馬就是馬,你還有甚麼可說。
Friday, June 4, 2010
秋後
有看過那些歴史肥皂劇的朋友,大概都會見過皇帝老爺怒叫「推出午門斬首」的情節。因此,很多人都誤把午門當作刑場。午門是紫禁城的南門,也就是皇宫的正門。皇帝老爺那番說話的真正意思是 ---「我要殺了這厮,但別讓他弄污我的家。」明清兩代,斬首一般都在北京的菜市口進行,當然不會弄污皇上的家門。話說回來,除了朝代初立紛亂時,皇帝也不能話殺就把人殺掉的。以清朝為例,斬首也有所謂「斬立決」和「斬監候」之分,犯了嚴重罪行的會判斬立決,即定罪後再經最高司法機構覆核無誤,就立即處決。斬監候則是把已定罪的犯人收監,再由下而上不同等級的司法機構逐一覆核,一致認定其罪該死的犯人,名字會放在死囚名單中,然後由皇帝老爺決定要否處決,要殺的就在名字打個勾,是為勾決。沒被勾決的人,不一定就逃過了,有些犯人還留在名單中,等待下一次欽定。所以,就算在古代,清平盛世之時,殺一個人也不等於捏死一隻蟻般兒戲。
好了,何時處決那些被勾決的人呢?根據我國的高文化傳統,殺生需應天時,秋後蕭殺之際,最宜處決。犯了該死的罪,就是沒有即時正法,也過不了年。
好了,何時處決那些被勾決的人呢?根據我國的高文化傳統,殺生需應天時,秋後蕭殺之際,最宜處決。犯了該死的罪,就是沒有即時正法,也過不了年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