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說,周瑜欲加害於孔明,於是誘他立下軍令狀,限三天內趕製十萬枝箭,以應曹軍。孔明知天時,欣然答應。就在第二天晚上,霧起鎖江之際,驅十數草船於曹寨附近擾攘。曹操疑是計,不敢以短兵相接,於是以亂箭退敵。待草船吃飽了箭,孔明回航,還叫人大喊「謝丞相箭」。既氣了曹操,又招呼了周瑜,更封印了這條妙計。
但每想到這個故事,我總覺得怪怪的,可能整件事都太兒戲了。要是曹軍不放箭,又或是放了火箭,孔明也交不了差。畢竟曹軍勢大,就算孫劉聯軍殺到,他們大可以逸待勞,待聯軍深入水寨,再協同岸上陸軍合圍殲之。就算曹操真的放了箭,如果收集到的箭不夠十萬,又或是草船吃箭後過重沉沒,那怎麼辦?再者,大江起霧,正因為轉了風向,把溫暖潮濕的東南方空氣吹了來。那麼孔明根本不用借箭,連東風都不用借了,直接燒過來,不就了事?
算吧,聽故不駁故,是一種禮貌。只因霧起迷糊,所以多說了兩句。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