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October 10, 2011

百年之後

唸中學時,讀到辛亥革命前後的歷史,總被歷史教科書中那含糊其辭的記載弄得百思不得其解。那個年代,香港的歷史教材多由擁護國民黨的文人所撰,於是貶共揚國的歷史記錄就出現了。然而,蔣國政權敗走台灣的事實,是無法以經粉飾的歷史來解釋的,於是愈讀愈搞不清楚。長大了,多讀了幾本書,也就較為了解些。

真相是,推翻滿清的並不是今天的國民黨,而是一班來自不同組織的革命先賢。然而推倒整個滿清朝廷的統治,也在某程度上倚賴那些當權大官。這也導致後來袁世凱稱帝,北洋軍閥割據的問題。最後,國民政府好不容易站住了。可惜,舊有的官僚腐敗和獨裁沒有隨著清廷而去。中國的皇帝,只是由姓愛新覺羅的變為姓蔣的而已。於是,羸弱的中國繼續羸弱。日寇肆虐,亦只能束手。

早在革命時代,已有一班懷著烏托邦思想的共和主義者出現。革命成功後,中國以民為本的話,他們理應可以政黨形式參加選舉而參政。但獨裁猶在,當然遭受清剿。幸而抗日時期,讓他們有喘息成長的機會。於是抗戰後,這班共和先賢則以民為本地解放中國各地,並得到人民的支持。

可惜,這班共和先賢並未能一展抱負,很快中國又再因權力鬥爭而進入倒退封閉的年代。這就是為何我們會讀到一個被唾棄的政權,竟會優勝過一個受歡迎的政權的歷史故事。可幸,我們最終走出了這個深淵。但要說革命成功,還有些路是要走的。

百年之後的今日,請緊記一點。辛亥革命並不是革命黨單純地推翻滿清政府。它是自由民主主義打倒獨專獨裁制度的開始,這是歷史合理性的洪流,是誰都阻不了的,勝利之日,革命就成功了。我們仍需努力!